在没有影像的时代,公益如何被看见

2017-03-03
影像创造改变
174 13

如今是泛化公益的时代,你盘腿坐在沙发上,为电视中路灯下相互依偎的环卫工热泪盈眶。你匆匆刷过朋友圈,满屏的公益众筹,仿佛暗示自己对弱者心怀善意。

似乎公益理念已经普及,人人可讨论,人人能参与。在捐献爱心与消费道德之间,界限不断被淡化,似乎公益就等于捐赠。


一些人不甘每天被人潮推着来推着走,在忙碌中慌乱了生活的阵脚,为了感受”慢生活”的美好温度,他们开始“为爱行走”,这是公益。

历经战争的百岁老兵,数十年如一日般思念着与自己失散的亲人,在一群人的帮助下,终于能踏上回家的路,这是公益。

人文关怀延展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从如何关怀人到如何关爱环境、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的口号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这是公益。


非常庆幸,有一群人用影像记录下公益的细节,用影像创造改变。


——我是回到没有影像的时代分割线——


那回到过去,在没有影像的时代,公益是如何被看见?是什么时候,公益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相同的故事怎样被不同地呈现?那些与我们相同的人

是否被关照?他们的困难与努力又是如何被看见?

一路走来,看看公益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


文字铸入法令——公益是国家的权力

1.jpg

  

民国时期,天灾人祸频发,社会动荡。为救济难民平民,各种慈善组织争相创立。公益乱相亟待监管,民国政府为整治公益,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慈善的法规法令。

据统计,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和颁布专门性的慈善法律法规约有三十余项,而其他法律中也还有若干涉及慈善内容的条款,其内容主要有对慈善捐赠的褒奖法规、对慈善组织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和监管慈善团体的法规三个方面。


对慈善捐赠的褒奖法规】

1913年7月17日,国务会议通过了由教育部草拟的《捐资兴学褒奖条例》。该条例规定:“ 人民以私财创立学校或捐入学校,准由地方长官开列事实,呈请褒奖。”其以私财创办或捐助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有关教育事业者,照准前项办理,并对捐资者按捐赠数额分别给予不同等级的金质、银质褒章或匾额。这是民国政府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对捐资者的褒奖,从而刺激了人们捐资兴学的积极性。


【税收减免优惠政】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土地法》。该项法律对慈善组织在土地赋税方面给予了多项优惠政策,如学校、公共医院及慈善机关用地“得由中央地政机关呈准国民政府免税或减税”。

1938年出台的《遗产税暂行条例》,除详尽规定了遗产税征收对象、征收办法及税率外,同时也列有免纳遗产税各款,而“捐赠教育文化或慈善公益事业之财产未超过五十万元者”即属其中之一。抗战胜利后,经国民政府修正于1945年公布《遗产税法》,次年7月公布《遗产税法施行细则》,均对遗产捐赠有一定程度的优惠免征税额。


监管慈善团体的法规】

北洋政府制定的《中国红十字会条例》(1914年)及其施行规则,是民国时期中国第一部关于红十字会的法规,也是第一部监督慈善组织的单行法、专门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管理,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布了《各地方救济院规则》,要求各级政府依法设立救济院,以教养没有能力自救的老幼残疾及救济贫民生计。

1943年的《社会救济法》,将传统消极之慈善观念转变为国家积极的行政责任,逐步纳入到社会福利制度中,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已受到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保障理念的影响。

2.jpg

乱世中,公益和慈善成为政府与民众的诉求。国家是公益的主体,文字承载着法令和国家的权力,记录民间人与人间爱心的传递和流动。

 

1950年4月24日,中国人民救济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董必武作了题为“新中国的救济福利事业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成立了自己的政府,把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救济福利事业不再是统治阶级欺骗麻醉人民的装饰品,也不再是少数热心人士的孤军苦斗,而是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医治战争创伤并进行和平建设一系列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间慈善事业被定性为“统治阶级欺骗与麻醉人民的装饰品”,并表示新中国的福利救济事业,不再是少数热心肠人士的事,而是政府和人民和平建设的一部分,这无形中否定了民间慈善事业的独立地位,而将政府视为整个慈善事业的主体。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政府对民国时期旧有的慈善机构进行了取缔、改组和接收,对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福利基金会等慈善组织政府接管或者改组,使其失去了民间的性质,成为政府的事业单位部门。


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迅速衰熄,公众的生活被政府接管,共同的记忆中被抹去了公益的印象。


——我是现代公益的分割线——


 图片开始被看见——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分配 


历经了不可言说的晦暗,随着改革开放,公益组织的成立打破了政府是社会救助的唯一责任承担者的局面,慈善事业作为民间力量进入社会救助的范围。

3.jpg


 公益组织如洪流,冲击二十世纪末的闸门。还记得大眼睛女孩吗?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曾拿着诺基亚经典机型发送的捐赠短信?“希望工程”点亮了许多“大眼睛”的生活。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公众的生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4.jpg


5.jpg 

众多关于公益的照片和标志烙印新一代人的记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现代人对公益最初的印象。

 

 ——我是现代影像公益的分割线——


影像纪录改变——公民与社会成为主体


科技创新使人的认知工具不断更新,从方形文字到定格画面,再到动态影像,在表达感情的手法上,人类的想法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参与到影像创造改变的行动中。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公益机构开始树立起品牌意识,视频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机构价值观输出的一个有效工具。


2015中国公益映像节民办非企业类最佳作品奖

《Walk for love 为爱行走》


“你,为了什么前进?你,忘了什么?你,还爱着什么?”

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公益徒步活动——为爱行走,选择了制作品牌理念宣传片,向公众输出活动的核心理念,倡导公众慢下来,为爱行走,享受生活。


2015中国公益映像节金蝴蝶奖

《老兵回家》视频


台湾近百岁老兵汪呈松寻找失散数十年的大陆亲人,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立刻发布寻亲消息,在各地志愿者和民警的帮助下,找到了居住于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王垛村的女儿王秀兰。随后,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发起“跨越海峡的团聚”公益活动,组织王秀兰前往台湾,并最终促使父女得到相认,父女抱头痛哭。利用视频,我们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感受此刻亲情的珍贵和历史的沉重。



2015中国公益映像节最佳公益传播奖

《拯救大象罗拉,对象牙制品说不》


 大象快被我们杀光了,老虎也快被我们杀光了,白鳍豚已经找不到了,微笑的江豚也快要消失了。当周围的动物,一样一样从这个世界消失之后,人类还能独自生存多久?就算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独活,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单调和无趣啊。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张越

配合大规模的渠道投放,让野生动物保护离我们不再遥远。而利用名人效应和有冲击力的画面宣传,在每一个路人心中,都种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


......


公益的表达越来越多元,看见与被看见不再成为被动的接受,而逐渐成为一种主动的选择。“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著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一语道破纪录片刻画时代精神、保存群体记忆的效用。现代的公益影像,不仅通过纪录片,也通过公益广告、理念倡导片、新闻采访、活动花絮等形式来输出公益价值观。影像的产生满足了公众看见与被看见的欲望。通过第二双眼睛的纪录与创造,让熟悉或陌生的场景被不同的人感同身受。

这是影像的意义,也是公益的使命。公益不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奔向更幸福的目的地去吗?


颗粒公益致敬所有改变创造美好的历史瞬间,同时也通过影像的不断产出,让公益不被定格。我们用创新驱动公益发展,我们实践,并将遇见。

6.jpg

7.jpg

8.jpg



分享:

13

LIKES